close
由於中國社會的思想一直停留在古時候科技不發達,
在那個需要背書或者抄書的時代,
死記與抄書成為古時候讀書人最主要的工作,
即使一直到了乾隆編寫四庫全書的時代,
書還是不能夠輕易的出版,只能夠抄寫。

由於中國文字的如果要使用活字印刷,
原則上還是很大費周章的,
因此一般的書籍,
即使已經到了四庫全書的等級,
仍然只能抄寫,無法出版,無法廣傳於四方。

在此同時,
歐洲人早除了一般的書籍出版品之外,
還有期刊、報紙、等等各式各樣的出版品,
拼音文字其少字母的特性,
在早期的出版科技上顯然有極大的助益,
以至於人們不再依賴經典。

1476年印刷術被引進英國時,
清朝也要在一百多年後的1636年才正式進入中國,
至少,文藝復興也是在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之後才開始。
簡而言之,歐洲人早已習慣不用背書,也不用抄書,
即可由便宜的印刷品得到任何可用的知識。

在當時的歐洲,
對高等的學術殿堂而言,
出版也是一件理所當然的工作,
一篇篇的學術論戰促進了科學的發展,
一直到現在,學術界還是沿用著當時的慣例---發表期刊。

不過因為牛頓老是不喜歡把參考文獻的出處寫上去,
如天文台的觀測者得到的數據,
不斷引起軒然大波,
以至於學術界嚇怕了,
從此以後參考文獻就變成論文中絕對不能缺少的部份。

如果不能夠擁有出版的能力,
那麼,所謂的經典就會一直纏繞著我們,
我們就不能夠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知識的產生,
而要放在知識的複製上了。

我們台灣人的教育似乎也還停留在舊科技時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F 的頭像
    LF

    小傅

    L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